2025年小学《综合素养》冲刺习题(十)_米乐m6手机网页版-M6体育官网app下载-米乐m6在线登录
详细说明

2025年小学《综合素养》冲刺习题(十)

来源:米乐m6手机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5-03-20 01:19:50
暂无价格
产品说明

  1. 语文课上,张老师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加以解决。

  2. 在某次美育活动中,李老师要求学生分小组调查一些传统礼仪的来源与演化,并通过自编情景剧的形式反映出来。此次活动涉及的美育内容是( )

  4. 张老师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设计了“童话故事大比拼”“故事续写”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张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

  5. 社会青年孙某闯入一所农村小学寻衅滋事,扰乱学校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于孙某应由( )

  6. 小学教师李某由于在校外兼职,经常旷工,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应对李某给予( )

  7. 梁某无正当理由不送女儿小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梁某( )

  8.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是( )

  9. 六(1)班班主任李老师在课间发现学生张某有欺凌行为。李老师首先应当( )

  10. 某县有关部门拖欠小学教师工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受理教师申诉的应是( )

  11. 未成年人丹丹的父母因外出务工,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对丹丹的监护职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丹丹的父母应该履行的义务不包括( )

  12. 小学生宋某多次旷课、逃学,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拒不改正。对于宋某,学校可以( )

  13. 张老师要求家长不要让孩子与成绩差的同学交往。张老师的错误在于其( )

  解析:本题考查新型教师角色观。张老师提问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做到了促进者角色。故本题选D。至于C选项,从学生观的角度来看是正确的。

  解析:“传统礼仪的来源与演化” 是社会美,“通过自编情景剧的形式反映出来”是艺术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最重要的包含:(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①③④符合描述,故选A项。

  解析:教师劳动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它表现在教师要针对不一样的学生和不同的教育情况,机智灵活地运用教育规律,以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本题中,张老师设计多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学习管理机关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法律来追究刑事责任”。题干中,社会青年孙某闯入小学寻衅滋事,公安机关应依法给予孙某治安管理处罚。故正确答案为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学习管理机关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法律来追究刑事责任”。题干中,教师李某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学校应对李某给予解聘。故正确答案为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八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题干中,梁某无正当理由未送女儿接受义务教育,应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第八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具体工作的职能部门应当明确相关内设机构或者专门人员,负责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第三十九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该依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处置”。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学习管理机关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学习管理机关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第二十二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无正当理由的,不得委托别人代为照护”。第二十三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将委托照护情况书面告知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和实际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加强和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的沟通;与未成年人,被委托人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并给予未成年人亲情关爱”。题干中,C项应当是与未成年人丹丹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年修订)》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当加强管理救育,不得歧视,对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学校能够准确的通过情况予以处分或者采取以下管理教育措施:(一)予以训导;(二)要求遵守特定的行为规范;(三)要求参加特定的专题教育;(四)要求参加校内服务活动;(五)要求接受社会工作者或者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六)其他适当的管理教育措施”。

  解析:人际交往的广泛性要求:熟人社会的交往转变为生人社会的交往,超脱血缘、地缘、人缘关系的旧模式,自主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重建自己的归属感和友谊范围。学生能够准确的通过自己的特点和爱好,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合理的安排课余生活,锻炼组织交往能力,在相互交往中增进同学问的情谊。本题中,张老师要求家长不要让孩子与成绩差的同学交往,忽视了学生交往的广泛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