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更要大有作为
时间: 发布时间:2025-04-01 06:44:47 1月15日上午,广东省人大代表、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化雪荟在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上接受记者正常采访,就职业教育怎么样做更具前瞻性和突破性的探索,更好地培育适合时代需求的技能人才等方面提出建议。 近年来,关于职业教育的话题频频走入公众视野,大学生毕业后“回炉”读职校不再稀奇,晚上去技校、夜校“进修”也成了不少上班族的选择。这一背景下,所谓“反向升学”“向下流动”的观念在逐渐被打破,职业教育在公共讨论中不再是普通教育的“背景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一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 正如化雪荟代表所说:“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蒸蒸日上,首先是时代之需。”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最紧密、最直接的联系,全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制度保障,是时之所需、势之所趋。更进一步讲,如何让他们更好适应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满足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探索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 目前,原有职工技能与产业转型结构错位、技能培训供给与产业需求错位等现状导致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生物医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汽车等多个新兴起的产业都会存在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的情况。去年12月,教育部更新发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增设40个新专业,为满足先进制造业、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技能人才的新需求,新增有关专业占比超过50%。在此背景下,化雪荟代表提到“前瞻性”“突破性”,强调的也正是当下职业教育需要培养与新质生产力需求相适应的专业方面技术人才。 聚焦广东,广东全省拥有93所高等职业院校、5所职教本科,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占据了广东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社会输送大量技能人才的同时,更有能力与责任对职业教育发展先行探路、探索创新。一方面,精准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为技能技术人才提供大有可为的成长土壤,首先要以培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跨领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其次,要打造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产业人才结构,专业设置调整、课程改革深化要与时俱进、走在前列。另一方面,尤须认识到职业教育是一项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合力确保职校人才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才能让技能技术人才从大有可为走向大有作为,让职业教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 尊重劳动、崇尚技能,弘扬工匠精神是高质量发展时代的主旋律,也期待着慢慢的变多的能工巧匠来做大事、挑大梁。也只有让职业教育更有学头、职校道路更有盼头、职教人才更有奔头,职业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更着迷、竞争力,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 |